文丨Gallone@bigfun社区
“国风”一词,出自《诗经·国风》,原指周初至春秋时期民间优秀诗歌的集合。在经过现代演绎后,转而指代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浸染的中国风格乃至风骨。
不过在我看来,这个范围也许可以放得更宽泛一点,一切与民间传统文化精髓相关的事物,似乎都可以被概括成具有国风元素。而在我的早期认知里,较为年长的一代才会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会更有认同感。不过随着一些国风元素开始融入各种娱乐方式中,比如二次元游戏、音乐、动画乃至三次元影片,节目等,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介开始了解并认同这些在现代文化冲击下偏安一隅的元素。
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似乎就在当时掀起了一股热潮。
作为一个非典型国风爱好者,我其实一直都偏爱这类作品。年初的时候补完了一部相关的综艺,当时就起了动笔的念头,想要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做个小小的、有一定代表性作品的盘点。行动倒是付诸了,不过草稿却从年初躺到了年末……
秉持着好坑不跨年的思想,我决定还是把它完成。以下盘点所涉均为我个人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目前的计划大概是分为游戏篇、动画篇和生活篇。
盘点过程中如有错漏,还请大佬指正补充,谢谢~
游戏篇
1952年,世界第一款电子游戏面世。
1986年,精讯在台湾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商业游戏(网传的说法,具体已不可考)。
1990年,《轩辕剑壹》横空出世,这大概是最早为广大中国玩家所熟知的一部“国风”游戏了。不过因为当时的开发团队中的部分工作人员中途去服兵役,导致它最终只是一个半成品,但轩辕剑系列的国风内核却已然在这一代初具雏形。
1994年,《轩辕剑贰》首发。其内容延续了第一部,并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冒险旅程中,主角团所要击败的都是一些中国神话中常见的妖怪,比如狻猊、巴蛇等,而游戏的场景则是采用了水墨画风,非常有国风特色。
国产RPG的一大标志就是台词总能让人咂摸出点滋味
水墨风的背景现在看其实也算非常有特色了
1995年,除了《轩辕剑》系列的外传《枫之舞》,一代人的情怀,《仙剑奇侠传》DOS版首发。
说到《仙剑奇侠传》,它应该是很多人的国风游戏入门作。之所以取名为《仙剑奇侠传》,姚壮宪给出的解释是,“仙”字代表像赵灵儿这样的人间仙女;“剑”字代表江湖,代表武侠,也代表李逍遥。“奇”字代表奇幻的元素,也代表阿奴;“侠”便是侠义精神,最后加上后缀“传”字,于是就组成了《仙剑奇侠传》这一名称。其世界观便是基于“六界”而设定-神界、仙界、魔界、人界、妖界和鬼界。其实在我国现代的民俗学研究中,有些就是关于神仙,尤其是神女仙女与人结合的,有兴趣的大家也可以去知网一观。
1996年,《金庸群侠传》发布,与大宇双剑的仙侠不同,它是由河洛工作室开发的一款武侠游戏。由名字我们就能够准确的看出,它是基于金庸先生的作品创造的。金庸先生本人曾在接受杜南发的访谈时提到:“……中国的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有人常问我,为什么武侠小说会那么受欢迎?当然其中原因很多,不过,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武侠小说是中国形式的小说,而中国人当然喜欢看中国形式的小说。”这段话也可完全用在说明这部武侠游戏至今仍然受到很多人喜爱上。
1997年,基于仙剑一的成功,大宇又推出了win95版(大陆为98柔情版)。这应当是早期仙剑系列在大陆流传最广的一款,也是我人生中玩的第一款电脑游戏(感谢我爹那张当年从不知道哪淘回来的碟,虽然现在看大概率是盗版,也是替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段以及“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大概是我这个健忘的老年人为数不多会背的游戏台词了。
此后,《轩辕剑》与《仙剑奇侠传》系列均出了不少续作,其中有堪称经典者,也有反响平平者,姑且不展开来谈。
2000年,智冠出品了一款叫做《网络三国》的网游,它大概也算是第一款国风网游了。而网游载体和三国背景让它不同于前些年涌现的那些单机RPG,或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或有义薄云天的侠气,玩法是它更为侧重的地方。
2002年,《大话西游online II》上线(I应该是存在些重大bug,所以没活多久就狗带了),自此,网易的西游IP系列的建设也算是正式启动。《大话》的人物设计和画风上就已经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了,剧情背景又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和《大话西游》电影,自然风靡一时。
相应地,网游周边市场开始发展,这大概也算是古早cosplay了。
图源网络,有点点想笑是怎么肥四
2003年,网易西游系列又出新作,那便是直到今天仍然在发光发热的《梦幻西游》。它曾经是当时国内同时在线人数最高的网络游戏,为网易的发展贡献了不小的力量,也为国风游戏的发展推波助澜。相较于单机游戏的弱交流性,网络游戏更具社交性,更有“世界感”,故而可能更适合作为传播的载体。
同年,西山居,这个日后连制作人都变成爱豆出道的工作室,出品了《剑侠情缘网络版》(这一年后面还没有叁)。这款游戏和之前的《网络三国》、《大话西游》、《梦幻西游》都不相同。它将游戏放在了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朝代,并且浓墨重彩地刻画出一副江湖恩仇、家国纷争的壮阔画卷。正如郭靖守襄阳时对杨过说的那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剑侠情缘网络版》,连带着后面的一系列,均是中国“侠”之文化的优秀载体。
这样看,2003年在中国游戏发展历程中也算是很有意义了,仙侠和武侠网游的代表之作均在这年诞生,很多人心中真正的经典-仙剑三也是03年发布的。
随着《仙剑奇侠传》、《轩辕剑》等单机的出品,《梦幻西游》、《剑侠情缘》等网游的运营,国风游戏的发展似乎渐渐走上了康庄大道,期间涌现了不少其他优秀的作品,比如说《幻想三国志》系列(之前云过幻三,剧情发展的路径起码是我喜欢的类型)。
2009年,至今仍热度不减的《剑侠情缘网络版叁》问世(毕竟自我上高中到现在工作,周围永远都有曾经或者现基三玩家,大型线上交友平台不是嘴上说说的)。
以下引自度娘:
它将诗词、歌舞、丝绸、古琴、饮酒文化、茶艺、音乐等多种具有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到游戏中,展现给玩家一个气势恢弘、壮丽华美的大唐世界。
而剑网三除了国风浓郁外,还有一大特色:它不仅在游戏界发光发热,触角继续延伸到了诸如cosplay、音乐乃至现在的动漫等领域,并且以其为背景,涌现了大量同人作品和周边,也是不少玩家同人魂的“启蒙”,每年漫展上也总少不了它的身影。作为一个没玩过几天游戏本体的人,我居然为它买了不少周边并且看了不少同人文,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它设定方面的一个成功之处吧。
毕竟谁不爱看帅哥帅哥美女美女的排列组合呢!
图上明信片为伊吹五月所作,莫雨和毛毛这个是一套明信片的特典(蓝诺·《侠客行》)
此外,每个基三粉的“带货”实力都不容小觑,至今我都记得大学室友当年坐在阳台上给她cos用的剑刷漆时的背影,和在阳光下舞扇时的惊鸿一瞥。
在我看来,有不少人都因剑网三重新燃起了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而真正地实现了通过游戏艺术,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与发展。在此后的多年间,由剑网三带起的热潮也一直未曾真正散去。而在03年至09年间,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仙三、三外及仙四这三部颇负盛名的游戏的企划总监&项目监制工长君带着他的团队出走,自立门户,成立了上海烛龙。在小打小闹地做了某nbcs的页游后,这家公司终于交出了自己独立后的第一份正式答卷。
2010年,《古剑奇谭·琴心剑魄今何在》问世。
它讲述的故事背景依旧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不过男主终于不再是喜闻乐见的“废柴成长流”了,一上来就是个狼灭,队伍中的最高战力。翻云寨那一踹不知道踹开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门,“虽有遗憾,并无后悔”的“遗言”不知道哭瞎了屏幕前多少倾注了真情实感的玩家(我感觉玩古剑的妹子更多些,不知道为何)。要知道,独特而富有魅力的男主角绝对是小爆的一大因素啊!而紫胤到底是不是紫英,“为师曾有一位挚友”指的到底是不是云天河这些“悬案”,不管古剑粉承不承认,我个人认为,用饭圈的话形容,你要说它没吸到一点点仙剑的血,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五百年前是一家嘛。
《古剑奇谭一》是我本人购买的第一个正版游戏,虽然是以CD-KEY的形式,但已然是个观念上的进步。并且带我真正进入同人的大坑,这一入就是四五年…
上面是一套线稿,下面是一套书签。
隔了这么多年我再回想,《古剑奇谭一》刚出那会感觉并不怎么火,不过微博和贴吧上倒是有很多自(带)干(粮)五(毛),说明口碑确实不错。
比起仙剑,个人认为古剑似乎走得是一条比较不一样的路。它虽然也重感情,但更重道理。而且比起仙剑里各种赚人热泪(褒义)、缠绵悱恻的爱情,古剑的社会主义兄弟情更令我感动(这也是我后期爬墙去了古剑的原因之一),它的爱情我真的…有点提不起劲。
这张透卡取自《惜福》,这可能是我人生中购买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同人本,拜古剑所赐(结果还是个冷CP,枯了)
如果我记得没错,游戏中男主角百里屠苏的配音是由两位老师完成的,当时应该是有过一点小插曲,具体已不(懒)可(得)考。
同年还有一部可能有点小众,又不那么典型的蒸汽朋克武侠动作游戏,《雨血》,在欧美发售了它的第一部作品,整个系列的画风真的很帅很独特!
额外提一句,手游《影之刃》跟它系出同源。
不过接下来的几年里,也许是我沉迷学习,似乎再没什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了(除了上面说过的这几个IP的各种续作),所以就简单讲两句题外话。
2013年对我个人来说,是个有那么点纪念意义的年份。年初的时候《仙剑五前传》发售,大学室友集资(虽然没多少钱)给我买了个实体版当作生日礼物,这也是我人生中拥有的第一张实体正版游戏碟。
论我为何又买了折页…
而在不少人眼中,本作似乎也成为了稍稍挽回仙剑系列口碑颓势的一个小转折,当然,转折没转多久又被仙六给转回去了,sad。
不过说句真心话,仙六剧情我觉得还行,毕竟还能骗下我几滴眼泪。
P.S.有首叫做《镜中人》的插曲挺好听的。
而当我还沉浸在五前的余韵中无法自拔时(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磕CP磕上头了,当年b站的五前剪辑我可能翻了个遍),古剑奇谭也出了续作,叫做《永夜初晗凝碧天》。在通关以后,回过头来看这个标题,我只想说这题目取得好啊!!
《古剑奇谭二》是我自己掏钱买的第一套游戏,当时“财大气粗”的我,收了豪华版和手柄版双版本,看在手柄这么多年还能正常使用的份上我也得给个好评不是。不过豪华版这么多年过去不仅没升值甚至还降价了(好像),我碎了。说好的限量珍藏版呢?!
手柄吃灰好几年了其实。
而这部续作相比较前作而言,也许是大家给予的希望过高,口碑似乎遭遇了滑铁卢,比如著名的敖厂长怒喷古剑奇谭二。就连本古粉看完都点了个赞…
当然我是个对战斗系统没啥要求的人,所以就设定方面,我自己玩下来的感觉就是,剧情其实尚可,但主角团的塑造确实没有配角出彩,尤其是男二夏夷则和女二阿阮的感情线,可能真的是我不爱这种霸道总裁X傻白甜的类型吧…但我还是很喜欢乐无异的.JPG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看沈夜和谢衣之间因为道不同而从良师益友走向决裂的戏码,这倒也不算磕CP,单纯觉得戏剧冲突更强更有张力而已,而且更加扣主旨。
我们跳过在此后的几年里涌现出的各种武侠IP改编的、本质上并没什么新意但是画质和骗氪程度还是年年升级的网游,比如腾讯的《天涯明月刀》
和网易的《逆水寒》不提,将时间拨至2018年9月,《太吾绘卷》发售了。
关于太吾内容也不必我再赘述了,想要了解的可以找个实况看看,自己玩有时候可能没有和弹幕上的沙雕网友一起云有趣。
如果我记得没错,9月-10月最近一段时间,《太吾绘卷》那叫一个火啊,铺天盖地都是它的文章,说它是那个时间段好玩的游戏的代名词也不为过。
人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你发的水贴在哪天会被翻出来用上.JPG
而作为一个武侠游戏,《太吾绘卷》在保有了“武侠”这个元素的同时,做出了很大的创新。它不同于三剑流RPG那样的线性叙事,自由度很高,各种设定也很繁复,毕竟很多人玩游戏就为了用“玩”来杀时间,这玩法一多,就会让人产生花了一份游戏的价格玩了N个游戏的愉悦感,这也是它能够脱颖而出的一大原因。
《太吾绘卷》的热潮还没完全过去,古剑终于在和我的手柄一起沉睡多年后发售了续作,《梦付千秋星垂野》。然而我错误地估计了8102年古粉的人数,成功错过了实体版,最终只能忍痛买了数字版。
反正我玩的时候心底的呐喊只有一个,北洛A爆了。
本人真的对这种智商在线武力又强背景也开挂的男主毫无抵抗力,而他和云无月组的主CP真的可以拉踩前作副CP了,这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感情线啊!
而《古剑三》发售后,该系列在我心里终于彻底摆脱了仙剑的“阴影”,也算是和过去做了个了结。
作为纠缠不清的仙剑古剑二者的卑微双担,我还是想“分享”一点点潜水这么些年的吃瓜总结(毕竟按粉圈看,双担CP粉也是底层生物,不好冒头)。
在很多年以前,古剑还没出,仙剑的贴吧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最早的老粉,一类是仙四以后入坑的。前者略微瞧不起后者,而这两类人群除了互掐,也经常内讧掐CP。古剑出来以后,一部分仙四粉爬墙去了古剑,这也是我前面说古剑肯定吸了仙剑血的原因,当然,也有不少仙四粉恨古剑恨到了某些特定的程度,毕竟在他们心里这可是“叛徒”做出来的东西,还打擦边球,蹭他们哥哥的热度。
跟着时间的推移,古剑的粉丝慢慢的变多,黑粉也慢慢变得多。黑子们建了一个叫做古剑闲情的贴吧,并且“亲切”地称古粉为壮骨粉(不过新进的古剑粉丝应该已经不知道壮骨粉是个黑称了),古剑的粉丝当然也是要反黑的,只不过他们的聚集地似乎是微博。
自此,唯粉们开始了踩对方新作之路,双担只能默默吃瓜。不过仙剑终究是作品太多,人心比较散。五前出来后,仙剑粉里又出现了一波新人,鄙视链的低端终于换人了,老粉们的优越感UPUP,也有新事可做了。与此相对的古剑粉倒是显得团结了许多,而且出新作的速度确实慢于对方,两作联系不大,倒也没啥可掐的。对于这些破事,我既觉得吃瓜吃得有趣,又觉得无语,所以后来渐渐也就不关注了,只是偶尔微博首页会刷出一些“唯粉言论”。
很多人说仙剑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我觉得这倒也没说错,包括它的粉丝们也确实很喜欢回忆过去的辉煌。虽说拿古三比仙六对后者有点不公平,但…毕竟最新作就是它俩了。只能希望仙七给大家交一份好点的答卷吧。
最后我还是想再说一句,咱又不是粉圈,为什么也搞撕X那一套呢,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很难吗?
最后,我个人认为,《隐形守护者》其实也能算是国风,毕竟它体现了我国革命工作者的风骨,建议没玩过或者连云都没云过的起码去体验一下。
前面说的都是端游,最后我想再说一点手游。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人们不再满足于只能飞檐走壁的传统武侠,而转而爱起了能够上天入地的修真仙侠,于是除了大量由修真小说IP改编的手游外,一些放置类文字类的修仙手游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随便一搜也就能搜到千八百个吧。
除此以外,还有各种打着“国风”旗号的(额外说一句,我曾经看过腾讯的一篇文章,它把农药也放在国风类型里了)氪金手游,还有单机移植,这里就不再赘述。再简单提名点现在还存活并且免费的单机手游吧。
比如大家都(二声)知道,玩了都说好的《绘真·妙笔千山》;
剪纸风格的音游《尼山萨满》;
还有逢年过节就更新一发的《佳期·X》(现在后缀是重九,因为是重阳),这个游戏玩法虽然最简单,但这个画风真的异常良心,极富国风特色。
从上面这几个游戏我们不难看出,大厂还是可以做出良心精品免费手游的……
本篇总结:
根据腾讯爸爸的统计,在它的定义范围内,截止至2018年,国风游戏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3亿,市场收入规模超过300亿元,占据游戏市场整体收入的20%,而这个数字在未来也会继续上涨。作为此类游戏的爱好者,我当然也希望以后可以玩到更多良心的新作品,大IP的续作也可以打破之前的桎梏,不再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