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常玩网要闻正文

在明朝如果文臣想要靠战功封爵 那么你得姓“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3-26 17:00:35  阅读:2333+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公交MM
在明朝如果文臣想要靠战功封爵,那么你得姓“王”。如何在明朝获得一张“免费的饭票”呢?一种方法,你要跟皇上沾点亲,带点故。但是这种方式比较难,除非老天给了你这个机会。另一种方式呢,是建立军功进而封爵。然后,皇帝会给你这张饭票——铁券。凭着这个铁券,你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大吃大喝了。当然了,不要太过分,因为这个铁券的右下角印着一行小字: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并没有)。许多建国初期拿了铁券的人,最后都被朱元璋给解释掉了。

有一个现象是,在明朝时期,能通过军功来封爵的人,大多数是武将。这并不奇怪,毕竟带兵打仗的人一般是行伍出身。但这也不能说明一个文臣在明朝就没有封爵的机会了,因为有三个文臣给大家做出了榜样。

不过,前提是你得姓“王”。

靖远伯王骥

王骥是保定府束鹿人,在永乐四年(1406年)的时候,考上了进士。要知道,明朝的许多文人,读了一辈子书,都不一定能够进士及第。而王骥能够当上进士,起码说明他的圣贤书读得很透彻。

过了“录取线”的王骥,当上了兵科给事中。这个官是干嘛的呢?他的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兵机奏章,稽查兵部、太仆寺是否有违法以及失误的地方,并且还需要向皇上提些建议,写一些方针政策。

到了明宣宗时期,王骥升迁成了兵部尚书。在明朝,这可是个正二品的官职,实打实的握有实权的大官。在现在,相当于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正统三年(1438年),王骥与蒋贵转战数千里,击破了前来扰乱边境的瓦剌军队,打得瓦剌首领朵儿只伯仓皇而逃,数年不敢进犯。

在正统六年(1441年)到正统十三年(1448年)的七年间,王骥作为明朝远征军的一把手,三次征讨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的叛乱。因为这三次远征所建立的军功,这个进士出身的文臣,被朱祁镇封为靖远伯。

在他班师回朝后,却被一些言官以“劳师费财”为由给弹劾了。王骥只好寻求皇帝眼前的红人——宦官王振的庇护才得以免罪。

说实话,这些言官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连年对西南方的征讨,明王朝对北部瓦剌的防御的确有所松懈。

麓川之役结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卷土重来的瓦剌军在土木堡这个地方击败了率军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并生擒了他,史称“土木堡之变”。当然了,这是后话。

天顺四年(1460年),时年八十三的王骥去世了,追封靖远侯,谥号“忠毅”。

据《水东日记》记载:王骥在担任顺天府尹的时候,他会在后堂特地召来鼓手打得胜鼓,每次都听得不亦乐乎,并且会惩罚那些打得没有节奏的人。看来,王骥称得上是明朝的摇滚爱好者。

威宁伯王越

还是一个少年郎的王越在读书时,有感于两宋的灭亡,常常愤懑于胸。于是苦读兵书,希望能够有所作为。

景泰二年(1451年),王越通过科举,考上了进士,成了明朝的浙江道监察御史。明宪宗时期,官至兵部尚书。(与王骥一样的官职,不过这个时候王骥已经去世了。)

成化、弘治时期,王越曾率领明军三次出征塞外,收复了河套地区的许多土地。在他的率领下,明军对战鞑靼的十几次战斗,总能够出奇制胜。(元朝灭亡后,蒙古分裂,其中以鞑靼和瓦剌实力最为强大。)

在于蒙古残部作战的时候,明朝曾经三次调换大将,但都以王越总督军务。成化十年(1474年),王越成为了延绥、宁夏、甘肃三边总制,这三个地方的总兵、巡抚都听从王越的命令。也就是说,放到现在,差不多是西部战区的司令员。

后来因为多年对战鞑靼所建立的军功,被皇帝封为威宁伯。

虽然王越在带兵打仗上颇有建树,可是言官们并没有因此而尊敬他,反而因为王越结交汪直和李广这两个宦官而看不起他。

弘治十一年十二月(1499年1月),王越卒于甘州,年七十三,追赠太傅,谥号“襄敏”。

关于王越,还有一件趣事。相传王越在参加廷试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刮来了一阵旋风,吹走了他面前的卷子,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望着卷子离去却又无可奈何的王越只好硬着头皮,请求监考官重新给他一张试卷。经御史同意后,王越才顺利的完成了考试,并且成为了一名进士。稀奇的是,到了第二年,朝鲜使者向明朝进贡时,竟然呈上了王越去年随风而去的试卷,上演了一出“漂洋过海来看你”。

对了,身为文臣的王越还是位大诗人,作品集为《王襄敏集》。

新建伯王守仁

王守仁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那么换个称呼好了,王阳明,也就是阳明先生。提起他,就绕不开心学。

这位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和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将王守仁与其他三人并列,足以说明在儒家社会,人们是将他看做圣人对待的。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对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都有广泛影响。

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守仁进士及第,正式走上了明朝为官的道路。

就是在这一年,明孝宗命令王守仁护送王越的灵柩回浚县安葬,并负责督造王越墓。王守仁在浚县告诉别人,说自己小时候曾经做了一个梦,梦到王越把征战威宁海时的宝剑送给了自己,而且没想到现在竟是由自己督造王越墓。在墓室建造完成后,王越的儿子表示感谢,真的把王越的宝剑赠给了王守仁。

看来,这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上疏论救的王守仁因为触怒刘瑾,被贬到了贵州龙场,当上了驿栈的驿丞。就是在这里,他悟出了心学。看来,明朝的驿丞都不好惹。

刘瑾被除后,王守仁被召回了京城。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正在江西平定叛乱的王守仁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叛军老巢南昌。后来与赶回救援的朱宸濠在鄱阳湖大战三天,最终捉拿了宁王。

不过,因为武宗身边的佞幸之臣,王守仁并没有因为平叛大功而得到封赏。直到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以后,王守仁才加官晋爵,成了新建伯。

嘉靖六年(1527年),王守仁又奉命总督两广,前去平定广西的叛乱。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守仁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的舟中。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只说了一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因为明代仅有的三位以战功封爵的文臣都姓王,王世贞对此曾连批“大奇!大奇!”或许,同为王姓之人的他,内心也有点小想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